新闻动态

2021院士专家校园行暨贵州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成功举行

日期:2021-06-22  访问次数:1070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十四五”规划胜利开局,充分发挥院士专家资源优势,贡献智慧力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610日至16日,由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主办,在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由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2021院士专家校园行暨贵州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在贵州成功举行。

此次贵州行活动由“众心向党,自立自强”院士专家面对面座谈会、院士专家科普报告会、“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报告校园行”、院士专家进村进企业座谈会以及乡村振兴实践调研等多个内容所组成,旨在进一步重视学会组织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来自原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先生、山东大学夏光敏教授、北京大学顾红雅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田世平研究员、武汉大学赵洁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李宗芸教授、深圳大学莫蓓莘教授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少英教授等省外专家,在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黔东南州农科院等专家陪同下,先后在贵阳市、凯里市、镇远县、从江县、黎平县等地开展服务基层活动。他们通过分享自身科研工作经历、科技事业发展及创新实践中个人成长感悟,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精神,与青年学子、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合作社领头人一道,进行了充分交流,帮助青年学子在未来职业规划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村干部、合作社和企业工作者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厘清工作思路和突出工作重点。

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院士专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决心和信心。

活动一 科研榜样育学子

6月10日下午,许智宏院士莅临贵州大学南校区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实验室师生一起参加“众心向党,自立自强院士专家面对面座谈会。会上,许智宏院士分享了自身经历和做研究的经验,鼓励与会的研究生要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自强不息,刻苦努力,攻坚克难,踏踏实实做好各项研究工作。在交流互动环节,他耐心而详细地解答了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总给予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还鼓励大家投入农业科学研究,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省科协学会部蔡娜女士做了总结发言。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省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省科协兼职副主席赵德刚教授主持了座谈会。

女科学家们在贵州活动期间,还专门到贵州大学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察指导。实验室负责人赵德刚、文晓鹏陪同。

活动二 进师大、铸师魂、育新苗

6月11日上午,由贵州师范大学生态文明学院(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承办的“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活动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乙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生命科学学院300余位师生聆听了报告。开幕式由贵州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赵德刚教授主持。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分会会长夏光敏教授介绍了女科学家分会自成立8年来开展的学术与科普校园行活动情况。


会上,许智宏院士从猕猴桃的前世今生、茶与人类健康及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讲起,概述了我国科技取得的重大成果与科学家的社会贡献,传达了科学家精神,鼓励年轻学者勤奋努力、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多做贡献。许智宏院士的主旨报告深入浅出、既是学术报告、也是醍醐灌顶、鼓励青年学子奋发有为的精彩科普报告。随后5位女科学家相继做了精彩的科普报告,夏光敏教授的《小麦改良的智慧》、田世平研究员的《水果锁鲜的科学基础与技术》、李宗芸教授的《心有所“薯”—甘薯的观赏及食用改良》、莫蓓莘教授的《细说始末 深藏在DNA中的生命秘密》、顾红雅教授的《植物与人类文明》等科普报告十分精彩,让与会老师和学生大开眼界,享学术盛宴,守初心之行。

报告会后,由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贵州师范大学姜山教授主持了专家面对面交流会。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处理科研和生活之间的冲突、导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特性、如何面对科研中的困难等现实问题。女科学家们耐心回答,幽默风趣且充满智慧的话语充分展现了女科学家的学识修养与人格魅力,她们用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从事科学研究有艰辛、有寂寞,有激情、有乐趣,有成功也有失败,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更有一份自信和美丽,希望同学们敢于投身于科学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活动三 进中学、激兴趣、促发展

6月11日上午,在贵州师范大学做完报告后,许智宏院士来到在贵州大学西校区贤正楼107报告厅,参加由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贵州大学附属中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承办的“2021院士专家校园行暨贵州乡村振兴调研活动——院士科普报告”活动。贵州大学附属中学近300名学生聆听了报告,会议由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谢习主持。

许智宏院士讲述了《植物与人类生活》,主要从植物和人类生活、作物的起源和演化、育种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和转基因生物四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非常精彩的科普报告。在报告会上,他强调了植物的重要性,是人类食物的主要起源、天然药物的主要来源、可再生资源的基本来源,以及对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后,介绍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高抗作物新品种等取得的成就。他勉励师生,人是生物圈的一份子,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活动四 进凯里、传经验、助发展

“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与科普校园行”第二站走进凯里学院。11日下午,在凯里学院会堂举行。宋建波院长致欢迎词,并表示科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科研人员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女科学家们自身的科研故事对话青年学子,能很好地激励师生提高科学素养和科研兴趣。本次活动主要由女科学家科普报告和项目申报培训交流报告两部分组成。

许智宏院士在讲话中表示“贵州有自己发展的优势,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在报告会上,夏光敏教授带来的《小麦与人类文明》、莫蓓莘教授的《花开可以随人意》、李宗芸教授的《甘薯的观赏及食用》、顾红雅教授的《达尔文与小猎犬号》   

四位女科学家的报告十分精彩,开阔了大家的眼界,激发了对生物界的研究兴趣,帮助树立科研的自信心与决心。

针对凯里学院科研团队项目与成果申报工作,贵州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赵德刚教授应邀作了《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申报的体会》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凯里学院副校长龙健主持。

赵德刚教授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体会谈起,强调国家、地方、部门等不同来源类型的项目申报,在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基本原则等方面,各有要领,如国家基金项目研究内容如要突出创新、突出特色。项目申报要根据申请指南,制定合适的研究计划与范围、避免无谓的失误、避免有争议的描述等。总体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进行思考并贯彻。在申报时要注重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特色与创新点、研究基础与条件、研究团体与经费预算等均是重要填写内容,要仔细研究,准确填写。并以自己申报成功的国家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及省重大专项的申报为例进行了深入的经验交流,同时对申报省级成果奖分享了自己很多宝贵的经验、提出了参考建议。

活动五 实地调研促发展、凝心聚力破难题

6月12日至15日,院士专家组一行10余人,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要求,分别前往镇远、黎平和从江开展进村进企业实地考察活动。这也是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组织专家走基层、进企业的工作要求。

在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院长刘业海的陪同下,专家组一行深入黔东工业园区玫瑰花饼加工企业“御品坊”,了解玫瑰花饼产业的加工、销售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情况,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详细介绍,参观了产品展示,讨论了企业发展对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在朗洞村,专家们实地查看了朗洞玫瑰花种质基地,对玫瑰花基地的高效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选育适合当地的玫瑰花品种,克服天气、病虫害等不利因素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勉励镇、村两级一定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在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试先行,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焦溪镇党委书记李邦彪、镇人大主席杨明陪同调研。

在黎平县调研期间,专门安排了调研组一行到黎平会议会址参观学习,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会议否定了“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坚持的错误意见,采纳了毛泽东经过贵州腹地,到黔西北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根据地的正确主张,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长征的军事路线问题,为遵义会议完成伟大的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黔东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吴京站长等陪同下,院士专家一行在黎平县坝寨镇青寨村参观了“稻蛙鱼”产业。公司负责人黄显诚对稻蛙鱼养殖方式及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阐述了稻蛙鱼共生系统综合经营模式,其良性循环盈利模式有效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在从江县,在农业农村局局长、农推站站长的陪同下,调研了占里侗寨、芭莎苗寨民族文化,调研了从江惠众农业科技公司、菌丰公司、九芗米业公司,并在从江九芗米业公司召开了贵州香禾糯种质资源保护与民族稻作文化传承等相关问题的专家座谈会。

在从江菌丰公司利用异地搬迁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建设的食用菌(香菇)栽培场,院士、专家实地了解了菌丰公司为易地搬迁的居民解决就业问题,但存在地下车库生产食用菌需解决缺氧和补光等问题而提高了生产成本,企业面临市场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在座谈会上,九芗米业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在从江实施的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情况。赵德刚介绍了从江广大农村实行的“稻-鱼-鸭”传统农耕模式,以及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等与从江县的农民合作社合作对 “稻--鱼”系统的研究、对黎平、从江、榕江、雷山等县香禾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的研究情况。专家们认为“稻--鱼--鸭”系统的农耕文化以及多品种栽培,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调节小气候环境、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有效保障了当地粮食供给,还维护了当地的绿色生态环境,并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院士专家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活动六 调研总结促共识  理清思路谋发展

6月16日,院士专家贵州乡村振兴调研活动进行了座谈交流总结。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负责人安顺学院旅游学院副书记韦明顶专题介绍了该中心的工作情况。专家组围绕贵州农业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种子资源保护、人才培养、科普宣传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许智宏院士表示,整个国家把减贫作为重大目标,目前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紧接着就是要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做好这些工作的关键需要人才。教育、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另外,贵州耕地少、喀斯特生态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重要,呼吁所有公众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保持资源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女科学家夏光敏教授、田世平研究员、顾红雅教授、赵洁教授、李宗芸教授、张少英教授等分别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专家组还专门对贵州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会、贵州大学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农科院植物保育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积极投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提出了指导性的宝贵建议。

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及时向省科协汇报本次院士专家学术科普校园行和贵州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情况,继续跟进院士专家的建议落地见效,做好与院士专家们的汇报交流,切实将相关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我省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