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1国际植物日】广西师范大学站成功举办

日期:2021-05-30  访问次数:9337

为向师生和公众传播和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重要性的认识,让大家积极参与到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当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命科学学院及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于2021年5月举办参观一系列科普活动。

一、参观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2021年5229:40-15:30在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成功举办参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活动。
活动当天,各位负责人向本组参观人员传达通知,组织参观人员提前集合与签到,到达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后,跟随讲解员一起参观标本展览区二楼,其中主要展示了各类动物标本。讲解员重点为大家讲解了濒危动物,其中包括了大熊猫、雪豹、穿山甲等等,向大家传达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通过对动物标本的讲解,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濒危生物,让大家都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中去。在参观完二楼的动物标本后,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前往博物馆三楼,参观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标本。活动过程中讲解员耐心讲解,参观人员安静聆听,表现出同学们“文明参观,虚心学习”的良好心态。
    
通过这次参观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提高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极参与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行动中。

二、科普讲座之植物驯化、杂交、转基因与人类的生活

2021年52215:30-17:00在伯康楼112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国际植物日主题活动《科普讲座之植物驯化、杂交、转基因与人类的生活》,主讲人为生命科学学院王任翔教授。

首先,王任翔教授向大家介绍了20215.18是第十个“国际植物日”,本次科普讲座主题为“热爱植物,健康生活”。随后,王任翔教授从四个方面向大家普及植物多样驯化、杂交、转基因与人类生活的相关知识。第一部分为“人类食物来自哪里”。他阐述植物是天然的有机物制造工厂,接着以水稻、大米、大豆、黄瓜、西红柿等常见食物为例说明人类赖以生存的作物均由人类从野生植物驯化、培育而来,强调了邓小平讲话中提到的“将来农业问题的主要出路,最终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第二、三部分分别是第一次绿色革命——传统的杂交育种和第二次绿色革命——基因工程,王任翔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经历和李振声院士与小麦的故事。最后,王任翔教授不仅说明了各国对于转基因植物和食品的态度,还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他对大众的焦点问题“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讨论,主要是围绕“没有绝对的安全”和“看转入什么基因”两方面。

通过此次科普讲座,全体师生学习到了有关植物驯化、杂交、转基因与人类生活的相关知识,提高了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建美丽家园。

三、科普讲座之农业怎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与乡村振兴的体会

2021年522日下午14:00-15:30在伯康楼112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国际植物日主题活动《科普讲座之农业怎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谈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与乡村振兴的体会》,此次科普讲座的主讲人是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邓荫伟教授。 

科普讲座伊始,邓荫伟教授介绍了2018.5.25《攻坚——全区脱贫工作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的场景,2018525日他在广西全区扶贫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科研报国,服务山乡报告,报告会前受到广西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区政府主席陈武等领导接见。接着,邓荫伟老师提出了“加快速度,争创一流”的口号。邓荫伟教授从十大方面详细介绍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具体做法。紧接着,邓荫伟教授介绍了乡村振兴与绿色食品及其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乡村振兴方面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分三步走,绿色食品方面按照四个标准严格把关。最后,邓荫伟教授说如果想真正为人民做事,一定要脚踏实地、艰苦朴素和实事求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通过此次科普讲座,全体师生都认识到了农业新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用农业技术振兴乡村中来。

四、珍稀濒危动植物图片展览

正值第10个国际植物日到来之际,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于2021522800-1700在伯康楼前进行了珍惜濒危动植物图片展览,向公众科普珍惜濒危动植物知识,加深公众对珍惜濒危动植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观展者保护珍惜濒危动植物的意识,让热爱植物,健康生活成为共识。

本次珍惜濒危动植物图片展,选取了40余张濒危动物图片、50余张植物图片,内容覆盖我国重要珍惜濒危动植物100余种。同时,在内容的选取上,以广西特有珍惜濒危动植物为主,突出广西地区特色及学院科学研究特色。

通过展出广西特有珍稀濒危动植物白头叶猴、中越万寿竹等的形态特征、数量情况、生长特性等特征,吸引观展者的眼球,让观展者对就分布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奇妙而美丽的珍惜濒危动植物产生浓厚的探知欲望。在展览进行时,观展者仔细观看动植物图片和解说文字,并不时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图片上的动植物的有关知识,对生物多样性奇妙之美的观察、理解与表达有了更直接的体会。

通过本次活动,展示了珍稀濒危动植物各式各样的体态特征,加深了观展者对生物多样性的感知和认识,提高了观展者对呵护自然,人人有责生态理念的理解,帮助观展者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响应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号召,助力推动“中国梦·生态梦”早日成为现实!

五、“走近生态圈,领略植物美”植物标本绘画展

2021年522日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心马路边和实验楼一楼成功举办“走近生态圈,领略植物美”植物标本绘画展,本次植物标本绘画展的作品由2020级本科生设计并制作。

活动前期,为了让2020级各班同学了解本次活动,召开2020级班长培训会,由各班班长传达植物标本绘画展作品的细则和要求,同时招募志愿者对各班烘干标本的同学进行专业性指导。通过线上易班投票评分和线下评委评分结合的方式选出20份优秀作品,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出。

活动过程中,学校同学和老师以及社会公众纷纷驻足观赏作品。他们一边观看作品,一边感受作品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大家想法各异,他们就作品的主题、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专业性来赏析本次植物标本绘画展,并以拍照的形式记录下优秀的作品。植物标本展凭借着其自身新颖、有创意的特点博得众人眼球。

此次植物标本绘画展的成功展出,一方面彰显独特的生科魅力,增强2020级生科学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采集材料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领略校园风光;另一方面也让广西师范大学师生和社会公众认识生命之美、植物之美,激发他们热爱自然、领略自然美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一脉相承,感悟自然”植物知识答题活动

2021年0522日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至伯康楼路段举办“一脉相承,感悟自然”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内容包括植物知识答题和刷叶脉。活动当天,工作人员提前到场完成物资搬运及活动摊位和活动实验室的布置。刷叶脉活动和植物答题活动分开进行,互不冲突,同时相互宣传、互相促进。

植物知识答题活动在活动摊位处进行,参与者现场报名,报名后随机抽取一张科普资料,两分钟内快速记忆,再由工作人员提问五个相关问题,答对四个及以上即可获得赠奖券一张。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认真阅读科普资料,专心致志地记忆知识点,遇到疑惑之处,现场工作人员耐心为之解答。

刷叶脉活动在实验室进行,参与者现场扫码报名。参与者可自行选择煮好的叶片,由工作人员为参与者讲解叶脉制作方法的同时还科普相关知识。待叶脉刷好后,参与者自愿进行叶脉染色,自由创作,书签制作完成后参与者可带走自己的叶脉书签。在刷叶脉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指导,大家互相交流,刷出了自己满意的叶脉书签。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参与活动的同学了解了更多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通过手工体会自然之美,激发想象力,对生命科学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环保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