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11第三届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大会(第一轮通知)

日期:2011-05-24  访问次数:7949

会议主题:现代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中心议题:
作物、花卉、林草和果蔬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化进展
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发展现状与前景
药用/经济植物代谢工程及应用
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发掘与应用

地 点: 福建 福州
时 间: 2011年11月18-22日
主办单位: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

我们诚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同行参加2011年在福建福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大会

1.会议背景:
自2007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第一届以及2009年在济南山东大学召开第二届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大会之后, 我国的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发展迅速,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更是成果累累, 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大会将为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植物为人类提供丰富多彩的食品、药物和适宜的生活环境。随着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不断减少,植物生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求有新的生物技术和产业化策略改进其产量和品质。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重要植物的功能基因被发拓和鉴定,为作物基因工程育种、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的改良展示出广阔的前景;重要农作物、花卉、林草和果蔬的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已经或可望解决常规技术难以突破的瓶颈问题, 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通过组织器官培养、细胞大规模培养、微生物发酵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途径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如紫杉醇)的代谢工程,已成为中药材难以栽培和有效成分含量低等问题的发展方向。
科学界正面临着如何使植物高效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满足人类更高的品质和消费的要求,这通过汇聚科学家的智慧可以实现。本次会议旨在通过聚集现代植物生物技术和产业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促进植物生物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抗性和生产高价值产品研究方面的交流。会议将安排大会和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功能基因组学、重要基因的发拓、研究和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植物细胞工程育种、生物发酵等在农作物、花卉、林草和果蔬上的研究与应用,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生物安全性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围绕上述主题组织口头报告。会议将帮助联系对厦门亚热带植物资源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参观考查。组织委员会将尽力使这次会议达到增长科学知识和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的双丰收。

2. 日程安排
11月18日:8:00-23:00报到,地点:福建福州阿波罗大酒店(联系人:蔡铁城:0591-83768226,13763848451;陈华:0591-83768226,13400540917;林玉玲:13067305211;官德义:13960771385)
11月19-20日:会议交流,主要以口头报告形式交流。大会报告(25分钟)、专题报告(20分钟)、与会代表安排口头报告(PPT)15分钟。
11月21-22日:会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2日考察(自费);厦门2日亚热带经济植物资源考察(自费)

3. 论文摘要
每篇摘要字数控制在1100字以内,一般不超过1页A4纸;字体格式为:题目3号黑体居中;作者姓名4号仿宋体;单位、地址、邮编小5号宋体;正文5号宋体。投稿从7月15日起,截止日期为2011年10月18日。摘要发送至。chenhua917lovely@163.com;115635542@qq.com. 稿件右上角注明“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及主题编号(1、2……)。


4. 注册缴费
2011年9月15日前,缴费800元;现场注册缴费1000元。研究生缴费600元。
缴费方式:
(1)银行转帐:福建农林大学;130701040000016;农行福州农学院支行。
(2)邮局汇款: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作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
实验室,邮政编码:350002;收款人:李明。

5. 住宿费
标准双人房每晚230元/间。

6.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7. 承办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农科院

8. 协办单位与赞助单位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9. 会议报告安排
Ⅰ.邀请报告(30分钟)
许智宏院士(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 我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进展)
张启发院士(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Douglas R. Cook教授(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Legume NBS-LRR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and Cloning of Functional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邓秀新院士(华中农业大学, 题目待定)
谢华安院士(福建省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实践)
陈晓亚院士(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MicroRNA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朱英国院士(武汉大学,杂交水稻不育机理的研究与利用进展)
赵进东院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题目待定)
朱祯研究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何祖华研究员(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题目待定)
王志勇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拟南芥油菜素内酯调控生长发育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刘耀光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大片段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罗达教授(中山大学,花发育的转化型研究与花卉分子设计育种及展望)

10.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席:
谢华安院士(福建农科院)
夏光敏教授(山东大学)
副主席:
庄伟建教授(福建农林大学,weijianz1@163.com)
赖钟雄教授(福建农林大学,Laizx01@163.com)
储成才研究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ccchu@genetics.ac.cn)
赵德刚教授,(贵州大学,degangzhao@yahoo.com)
秘书:陈伟,潘大仁(福建农林大学)

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
王锋研究员 (福建省农科院)
陈由强教授(福建师范大学)
陈亮教授 (厦门大学)
黄敏玲研究员 (福建省农科院)
刘剑秋教授(福建师范大学)
陈伟教授 (福建农林大学)
潘大仁教授 (福建农林大学)